
親子之選
范德騰 與 許哲誠 《聲聲不息》雙鋼琴說唱音樂會
搞鬼美國音樂教授 夥拍 惹笑台灣盲人鋼琴家
一場結合音樂元素的棟篤笑
為了愛,美國人范德騰大學畢業後定居台灣,成為東吳大學音樂教授,致力用鬼馬手法推動心愛的古典音樂。為了愛,許哲誠的母親打消了抱著新生失明的兒子跳海的念頭,發現兒子是天才更悉心栽培。也是愛令范德騰破例收徒,哲誠不負眾望,成為台灣出名的盲人鋼琴家。
兩師徒好友2009年開始合演《彈琴說愛》,將健視者與視障者對音樂的觀感融入一百五十多場鋼琴+歌唱+相聲+戲劇的音樂會,深深打動兩岸萬千觀眾。2020年,他們推出新作《聲聲不息》於台灣巡演再創佳績。2022年,他們錄製全新版本與香港觀眾首次會面。
曾有觀眾懷疑台上跑跳唱的哲誠是扮盲人,又有觀眾讚哲誠懂自嘲,不博同情。這些感想令人百感交集,一如哲誠在網上分享自創歌曲時兩次提及人生總是悲喜交集,慶幸恩師教他樂觀做人。范德騰說哲誠才是老師,用他的角度看事情學到很多。
《聲聲不息》不止師徒用音符對話古典、爵士與流行,還閒話家常,感悟人生。
- 節目長約1小時15分鐘
- 設粵語口述影像及中、英文字幕
- 工作坊系列:導師培訓工作坊
- 相關節目:范德騰 與 許哲誠 《用音樂來畫畫》教育專場音樂會
基本資訊
- 開始登記日期:2022年2月7日(星期一)
- 開始播放日期:2022年3月23日上午10時(星期三)
- 結束播放日期:2022年5月18日下午11時(星期三)
- 網上節目
- 語言:普通話
藝術通達服務




團隊成員

范德騰
定居於台灣近三十載的美國鋼琴家范德騰為東吳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自2008年起,他開始舉辦一系列的鋼琴教學講座,並獲邀至各大專院校與教學機構舉辦大師班及演講,擔任各項鋼琴比賽之評審。除了演出外,范氏亦曾於不同演出中擔任中、英雙語的旁述。他在2000年為賴聲川的「表演工作坊」創作首齣音樂舞台劇《這兒是香格里拉》的音樂。2009年開始,他和許哲誠與「表演工作坊」共同創作結合古典鋼琴、流行音樂、現代相聲等元素的音樂喜劇《彈琴說愛》,至今於台灣與中國演出逾一百五十場。

許哲誠
生於基隆的許哲誠,自出生即雙眼失明。他自幼對旋律、節奏有著強烈的絕對音感,十一歲起即為東吳大學范德騰教授之學生至今。許哲誠曾於奧地利史泰利亞邦立音樂學院深造,考取奧地利格拉茲國立音樂與表演大學。許氏獲獎無數,自十四歲首次登上國家音樂廳演出後,足跡遍佈世界各地音樂殿堂。除了舞台演出外,他亦受電台和電視節目的邀請擔任節目主持和與范德騰老師擔任演出嘉賓。許哲誠亦積極參與慈善音樂會,期盼能以音樂的力量,帶給人們希望與快樂。
演出曲目
《憂傷的森巴》
李察.羅德尼.班尼特
「哈利路亞」合唱段,選自《彌賽亞》
韓德爾
《哈利路亞》
李歐納.柯恩
《哈利路亞我如此愛她》
雷.查爾斯
《彩雲追月》
任光 | 王建中編
《帕歐拉的噴泉》
格里費斯
降B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 866
巴赫
「雨滴」前奏曲,作品28,第15首
蕭邦
《浴室好朋友》
范德騰
《聽媽媽的話》
周杰倫
《加護病房之歌》
范德騰
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作品57,「熱情」,第一樂章
貝多芬
「歡樂頌」,選自D小調第九交響曲,作品125,「合唱」
貝多芬
《快樂頌》
李正帆
《歡喜就好》
吳嘉祥
《快樂》
菲瑞.威廉斯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創作團隊獨立製作,並不代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之立場或意見。 請勿使用任何相機、智能手機及任何錄音儀器對節目內容進行拍攝、錄音及螢幕截圖。
獎項
Best Feature Documentary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udience Award
Grand Jury Award

Best Film About the Deaf Experience by a Hearing Filmmaker

Breaking Down Barriers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絡我們
enquiry@nolimits.hk
2828 4949
2828 4949